无论是处理器、GPU还是闪存,制程工艺都是决定它们能否超水平发挥的核心要素。从表面的数字来看,工艺数字越小,意味着技术越先进,可以在更小的空间塞进更多的晶体管、降低漏电率、整体提升芯片性能,降低功耗。但是,由于制程工艺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参考标准,所以工艺数字背后往往存在水分。CPU制造工艺哪家强呢?就好像英特尔在nm工艺上卡壳3年,而三星和台积电则领先一步进入了nm时代。那么,他们的nm就一定比英特尔的nm强吗?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整理分享CPU制造工艺哪家强?工艺数字背后往往存在水分! (能制造cpu厂家),希望有所帮助,仅作参考,欢迎阅读内容。
内容相关其他词:cpu主流工艺,cpu制作公司,cpu主流工艺,cpu制造技术,cpu制造工艺nm,cpu制造工艺哪家公司好,cpu制造工艺哪家公司好,制造cpu的公司有哪些,内容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把内容链接给更多的朋友!
CPU制造工艺哪家强 图1A9处理器的版本之争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年iPhone6sA9处理器的版本之争。为了确保供货稳定,苹果同时找三星(nm)和台积电(nm)代工生产A9处理器,如果从表面分析,理论上应该是三星代工的A9能耗比更好,因为nm优于nm。 令*跌*的是,通过无数用户的反馈和测验,台积电代工的A9却比三星代工的A9更好,电池续航更久。
CPU制造工艺哪家强 图2 原因很简单,别看nm和nm之间相差2个nm的级别,但它们却都属于一个时代的工艺,不存在nm比nm先进一说。此外,台积电给A9代工的工艺属于nmFinFETPlus,已属于第二代nm,而三星为A9准备的则是nmFinFETLPE,属于第一代nm工艺,更成熟的nmFinFETPlus自然优势更大。谁在定制标准? 细心的童鞋应该发现了,三星针对移动处理器的制程工艺在经历nm之后,一下子就跳到了nm。而台积电nm之后曾还推出过nm工艺,但它仅被高通骁龙和联发科HelioX所采用,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跳到了nm。 换句话说,三星和台积电每一次推出的工艺节点并没有显著的迭代关系,给人的感觉就是“忽如*春风来”。 反观英特尔,则始终贯彻摩尔定律:每代制程工艺都要让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翻一番。英特尔每次都在遵循按前一代制程工艺缩小约0.7倍来对新制程节点命名,从nm→nm→nm→nm→nm→nm→nm→7nm,每一代制程节点都能在单位面积上容纳比前一代多一倍的晶体管。 因此,英特尔高层曾不止一次表态,受制程进一步的微缩越来越难,一些公司开始背离摩尔定律的法则,即使晶体管密度增加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增加,但他们仍继续为制程工艺节点命新名。没错,英特尔暗讽的就是三星和台积电,他们的nm、nm和nm根本就无法体现位于摩尔定律曲线的正确位置!隐藏在数字背后的奥秘 那么,如何才能计算出标准的晶体管密度指标呢?英特尔早前在精尖制造日活动中否定了“栅极距×最小金属距”和“栅极距×逻辑单元高度”这两个传统的计算公式,因为它们都不能真正衡量实际实现的晶体管密度,即没有试图说明规划库中不一样类型的逻辑单元及这些指标量化相对于上一代的相对密度。 为此,英特尔开始倡导曾经流行但一度“失宠”的一个计算公式,它基于标准逻辑单元的晶体管密度,并包含决定典型规划的多个权重原因。
![CPU制造工艺哪家强?工艺数字背后往往存在水分! (能制造cpu厂家)](https://www.iopcc.com/image/20231203/1701586388.jpg)
CPU制造工艺哪家强 图3 如果按照这个公式计算,虽然英特尔工艺在字面上似乎“落后”于竞争对手,但成绩却可以实现越级反超。 简单来说,在制程工艺的鳍片间距、栅极间距、最小金属间距、逻辑单元面积等核心参数上,哪怕是英特尔在年推出的第一代nm工艺,都有着媲美竞争对手nm的表现。
CPU制造工艺哪家强 图4 换句话说,哪怕竞争对手在工艺命名上“掺水”,最新工艺才刚刚达到英特尔3年前的水准。要知道,英特尔nm现在已经进化到nm++了,而且最新nm工艺也即将上马。 提到英特尔的nm,它和竞争对手相比又有了多少差距?从英特尔给出的参数对比来看,在所有项目中英特尔的nm都远远领先与台积电和三星的nm,可以直接拿来和对手明年量产的7nm工艺PK。
CPU制造工艺哪家强 图5 随着英特尔后续推出nm+和nm++的优化版工艺,届时它们甚至可以媲美竞争对手的5nm工艺。
CPU制造工艺哪家强 图6 英特尔在工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证明,还体现在最新材料和技术的使用上。比如,英特尔从nm时代就引入了应变硅,而竞争对手是从nm时期才引入;英特尔在nm时带来了高K金属栅级,竞争对手在nm才开始尝试......
CPU制造工艺哪家强 图7 翻译过来,英特尔就是想强调自家的工艺才是行业的最标准命名,其他家多有掺水成分,希望消费者不要被轻易忽悠。学习成本转嫁消费者 虽然业内人士都知道英特尔工艺冠绝群雄,有一定基础知识的玩家也能通过公式和资料辨别各家工艺的强弱关系。但是,对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复杂的公式和冗长的解释都太过深奥,我们只知道m比nm好,7nm是nm的下一代。按照惯例,更新的工艺就代表更厉害。 此外,英特尔的领先工艺长期以来只供自己运用生产X处理器。而竞争对手的工艺则主要用来规划ARM处理器,二者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最终产品也不好拿来作比对。 因此,在台积电和三星几乎每两年就更新一代工艺的速度相比(哪怕只是数字游戏),英特尔现在采取的同一工艺打磨至少三年的进度着实缺乏效率。将学习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让大家了解nm+比别人nm好,nm比别人7nm棒?只能说任重而道远。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对处理器背后的制程工艺有了一定的了解,数字大小并不能完全体现能耗比,在鳍片间距、栅极间距、最小金属间距、逻辑单元高度等复杂的专业名词面前,英特尔总有越级挑战的能力,因为行业缺乏强制性的标准概念。
CPU制造工艺哪家强 图8 好消息是,英特尔现在已经全面*对外代工业务,基于ARMCortex-A核心的nm测验芯片只用周就完成了流片,而展讯今年推出的SCG-IA、SCI两款移动处理器就均采用了英特尔旗下的nm工艺制造。 如果英特尔能吸引高通、联发科、麒麟和小米澎湃处理器采用自家的工艺,再和同期同档次竞争对手工艺的芯片进行实际的PK,届时才能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工艺标杆所带来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