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CRT显像管切颈的原因分析 (crt显像管原理)
编辑:rootadmin
切颈在以前的机器里面发生的机会不多,现在了解此故障的人也不多。现在的新机型特别是大屏幕的,已广泛使用双电源(+-V)的场输出集成电路--别问为什么?等下告诉你!当+-电压平衡加入时,大家应该知道中点电压为零。这一点和我们熟悉的功放机是一样的。在功放机中,中点电压不为零时喇叭玩完。在场块时,功率还不足以烧坏偏转线圈,但更可怕的是极可能把显象管报废。而造成中点电压不为零的原因a少了一路电源。可能是整流二极管击穿、开路,也可能是场块电源脚脱焊。b场块单方向击穿--中点和+-电压其中之一短路了。c场激励源输出了不平衡的而且是纯直流的激励电压,仔细看看就知道,场块的输入脚有两个,一个正极性一个负极性。关于这一点请大家参考双电源运放的电路图即可。完全可以把场块看成一个普通的运算放大器。亮线的确是打在管颈上,请你看看偏转的位置,偏转离阴极枪有点距离,射线未到偏转位置时不会发生偏移。另外,这种故障有个专用名称--切颈双电压场块的理由1简化了场输出电路,抛弃了常规的场反馈单元,只有输入和输出。2场电路所必须的线性调整、场幅调整等等等等很容易的交给了超级单片来完成,方便总线控制。3省掉了一个大容量的电解电容4以上几点理由是我胡乱编的,可能是谣言,说错了我概不负责。世间万事万物,有利就有弊,它造就了一大批切颈的无*手,呜呼!显象管厂幸甚。呜呼!你不注意,让显象管死在你手上,你就赔钱吧。检修要点:1询问用户,当着他的面开机,感觉不对立即关机。在没开盖的情况下,不幸发生切颈也不关你的事!迅速关机还不至于和管座*而聚焦模糊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图像,是否有字符,哪怕是模糊的,还有管座*会慢慢出现光栅,严重的时候刚开机黑屏或者亮度极低,而“切颈”时一开机马上就可见朦胧光。2断开场偏转线,调低加速极,观察水平线是否可以聚焦。不能聚焦是管座问题。3测量场偏转线两端电压,如测出几V以上,问题确定。(正常为0V)4开机状态测量(一定能开机,有保护的话它早保护了),双电源的整流二极管很容易找到,两个二极管加两个-UF的电解靠近在一起,测量是否有+-电压,少了一个电压的话恭喜你,想想怎么收钱吧。无外呼二极管或者限流电阻损坏。5二极管上有电压的话还要注意场块脱焊,场块脱焊是老生常谈不多说。6测量场块的两个信号输入端,不管是任何机型任何场块,+-输入脚电位应该相等。7关机用二极管档在线测量+极对中点,中点对电源两极是否击穿。一台新买一年的创维寸电视机,出现朦胧白光,光栅成梯形,伴音正常.顺便经过客户家看到的情况,由于没带工具,答应他两天来帮他修,并警告他不要再开机.过了两天去他家修,客户告诉我他家小孩看过,开始可以看,后来就不开机了.经检查场块虚焊,补焊后开机,只听到吱一声保护了,经检查显像管切颈一台长虹N用户说,在收看时机里边炸的一响就不通电了,我上门拆开机看吓一跳,管径和偏转掉在一边了,用户说在此之前电视完全正常※电压高了会“打”断管颈,这好像很容易理解,也没什么可争议的。我同意啊。场电路“切”颈,当然也不会是绝对的(世间万事万物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本人在实际维修中见过很多“切颈”前兆,立即关机,它也没有“切颈”;也有用户不知情反复开机了,仍未切颈;我也完全相信前面提到的刘*对此进行了试验,请问,假如他只不过试验了1个或者几个显像管,就可以全面否定吗?我是做售后维修的,我能在一个很大区域里了解到众多同行们发生过的事情,同时我又是一个对电路的认识可以追朔到年前的人(不敢称维修年,超过年是肯定的),我会人言亦言吗?一个自小懂得安装矿石收音机的人,一个连*都要靠自己动手做的人(买不起),他的思维是*的,他永远都需要学习别人的好经验,但不需要去听从别人对某个问题的判断。我们业内有很多这种情况,显像管由厂家负责更换(保修的),厂家不负责检查电路,仅仅把显像管装上去了事,回到维修者手中不明情况通电开机,再次切颈!原因就是场问题!不管你是否愿意相信,“切颈”已经成了一个专用词语。所谓切,可以理解为刀切,在这里就是偏离屏幕的水平亮线,象一把光刀,切!因新型场电路的特性,切颈会更频繁的发生,*******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