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TH-P46UT30C等离子电视烧电源板的检修思路 (松下th-p46s10c)
整理分享松下TH-P46UT30C等离子电视烧电源板的检修思路 (松下th-p46s10c),希望有所帮助,仅作参考,欢迎阅读内容。
内容相关其他词:松下th-p46u33c,松下th-p46u33c,松下th-p46g20c,松下th-p46u20c,松下th-p46u20c,松下th-p42u30c,松下th-p46u20c,松下th-p42ut30c,内容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把内容链接给更多的朋友!
把上述坏元件更换后,试机前一定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避免在故障没有完全排除前再次烧坏元件。于是将交流保险丝F拆下,在此处串入限流保护用的大功率设备,如灯泡、吹风机、电水壶、电饭锅、吸尘器等大功率电器,功率在1kW左右。笔者在更换损坏的零件后曾在F处串入一只W灯泡做限流保护,通电后发现灯泡周期性一闪一灭,同时电源板内的继电器不停地吸合/释放发出"哒-哒-”的声音,当初因为没有经验,以为是电源板没有修好,还存在击穿短路的坏零件造成灯泡一闪一灭,继电器发出“哒-哒-”的响声。经反复检查,没有发现电源板内还存在击穿损坏元件,才意识到可能是串的灯泡内阻太大,造成电源板不能正常工作。把灯泡换成1kW左右的吹风机后,电源板工作正常。此时吹风机的电机基本不转,说明电源板的电流不大。再把吹风机去掉,接上交流保阻丝F,接通V电源,电源板工作正常,见图2。让电源板单独工作的方法是:在P6插座的⑥、⑦脚间接一只3kΩ的电阻,在P6的⑥脚与①脚间接一只3kΩ的电阻,这实际是给电源板加了两个指令:屏电源供电打开高电平指令与FV电源开高电平指令。同时,在P插座的①-③脚间接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以代替面板的电源开关;在P2的①-③脚间接一只W的灯泡,作为VSUS电压的假负载;在P9接上V电源,闭合P上的开关,电源板就具备了单独工作的条件,见图3~图5。笔者在检修该电源的过程中走了弯路:在更换了R、D、D、D、Q、Q、R后,在F处串接了一只W灯泡,按上述方法设置P板成单独工作状态,接通V电源后发现灯泡周期性地一闪一灭,同时在电源板内的继电器发出周期性的“哒哒”声,同时测vsUS电压输出(P2的①-③脚间电压),发现灯泡亮时电压可以达到V正常值,以为电源板已经修好了,灯泡周期性地一亮一灭只是因为限流用的灯泡内阻太大而已。于是,把W灯泡去掉,把F装好,直接给电源板接上V,合上P的开关,开机,只听电源板“啪”的一声响,室内灯全灭了,维修室V电源全没有了,原来是房间的空气开关跳闸。重新检查电源板,发现仅是Q击穿,其他元件没有损坏。将损坏的Q换新后考虑到该板曾经击穿短路过Q、Q,G、D、S三个电极全短路,那么在D和G极间击穿时,D极的高压肯定会跑到G极相连接的驱动电路,从而烧坏驱动电路低电压、小功率、脆弱的元件。实际检查,发现Q、Q栅极驱动输入Ω的R、R烧断,驱动管Q击穿。更换上述损坏的元件后,在F处串接一个1kW的吹风机,开机,机器恢复正常。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在第一次维修中,当PFC开关管Q、Q击穿,S极到地的限流电阻R开路后,更换Q、Q、R,在这两个PFC开关管的G极开路的情况下,接上V电源,通电后怎么还会有PFC电压输出呢?这是因为该机的PFC电路很特殊:有两套PFC电路在并联工作。第一套PFC电路见图中的L、Q、Q,第二套PFC电路见图中的L、Q、Q。这两套PFC电路在时间上交替工作,使PFC总的输出功率更大,PFC输出电压的纹波更小。可能有人还会问:在第一次维修中,换上Q、Q、R、R后,在F处串一只W灯泡开机时,输出V正常的VSUS电压,为什么去掉W灯泡后不能工作,再次击穿Q呢?这是因为当时没有查出Q、Q的G极Ω电阻R、R开路。当这两只电阻开路,会使MOS开关管G极到地间开路,从而不能形成栅源极间的自偏压,不能产生栅一源极间导通宽度可控的夹断电场,此时D-s极间只有半导体本身的几十欧体电阻,D-S极间电流失控过大,烧坏MOS开关管。这就像电子管的栅极开路会产生很大的阳极失控电流一样。在F串接一只W灯泡时,因为有灯泡的限流作用,保护了MOS开关管不致出现过流烧坏。这就引出一个话题:普通三极管的基极开路时,三极管不能导通,集电极电流为零,此时三极管c-e极间的耐压会少许下降,但不会出现损坏,而场效应管的G极开路时,D极电流会失控变得很大,从而过流烧坏MOS开关管。在多次的检修中,遇到R烧断、D、D、D、PFC开关管Q、Q、Q、Q击穿时,除了更换本例中损坏的元件外,还要更换PFC*Z(R2ASP),她才是该型号电源板烧坏上述很多零件的根本原因。通常我们会发现该IC的驱动输出脚和脚变为固定高电平,从而PFC开关管常导通而过流烧坏。如果不更换Z,只是更换其他损坏的零件,则过不了多久,同样的故障还会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