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
整理分享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希望有所帮助,仅作参考,欢迎阅读内容。
内容相关其他词: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 OSI 参考模型的哪一层?,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以太网交换机工作过程,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osi 7层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什么层,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什么层,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什么层,内容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把内容链接给更多的朋友!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1 当我们的交换机刚启动时,它的MAC*表是空的。如下图所示: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2 启动交换机后1.我们在PC_1上去ping..1.2,此时我们的PC_1会发送源MAC*为MAC_1,目的MAC*为MAC_2的数据包。2.当交换机收到这个数据包时,会将这个数据包的源MAC*与所接收的端口记录起来,加入到MAC*表中。如下图所示: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然后,它会在MAC*表中查找此数据包目的MAC(即MAC_2)所对应的表项。4.但此时交换机的MAC*表中并没有对应的表项,所以此时交换机会向除接收端口以外的所有接口转发这个数据包(此*作称为洪泛)。5.当我们的PC_2接收到这个数据包后,PC_2会向PC_1回复一个数据包。6.交换机接收到这个数据包时,会将源MAC*和所对应的端口记录在MAC*表中。如下图所示: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之后交换机会在MAC*表中查找此数据帧的目的MAC*表项,查找到此表项后会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的端口G1/0/1端口下。 以上就是交换机MAC*表的学习流程,以及交换机对单播帧的转发的过程,但是上述MAC*表中的表项是动态学习的。一般动态学习到的MAC*表的表项老化时间是秒。所以MAC地表也可以通过手工配置表项加入MAC*表,用户手工配置的静态MAC*表项不能被学习中获得的动态MAC*覆盖,而动态MAC*表项可以被静态MAC*覆盖。 如果是静态配置的MAC*表,配置如下表所示:配置在接口加入静态MAC*表项system-view[H3C]mac-addressstaticf-e-cdinterfaceGigabitEthernet1/0/1vlan1一、交换机工作原理自动学习生成MAC*表交换机根据收到数据帧中的源MAC*建立该*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表中。PS:只会学习源MAC*。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5 如图5所示,交换机初始状态MAC*表为空,接收到主机A发送的数据帧后会查看源MAC,并将该MAC*与端口建立映射关系,存入MAC*表。 MAC*表都有其生存期,生存期是端口*列表中表项的寿命。每个表项在建立后开始进行倒记时,每次发送数据都要刷新记时。对于长期不发送数据的主机,其MAC*的表项在生存期结束时删除。所以端口*表记录的总是最活跃的主机的MAC*。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6二、交换机的三个主要功能1.转发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同已建立的MAC*表进行比较,以决定由哪个端口进行转发。2.泛洪泛洪:当数据帧的目的mac*不在mac表中,或者目的mac是广播*,则会泛洪(除接受接口向所有其他接口发送)收到广播帧和组播帧也会泛洪。3.丢弃当收到数据帧后发现源mac与目的mac相同,则会丢弃。三、交换机的工作特点1.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所连接的网段都是一个*的冲突域。这就是CSMA/CD被淘汰掉的原因。2.交换机所连接的设备依旧在同一个广播域内,也就是说,交换机不隔绝广播(惟一的例外是在配有VLAN的环境中)。泛洪就是向广播域中所有节点转发报文。3.交换机依据帧头的信息进行转发,不会去查看三层的信息。因此说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此处所述交换机仅指传统的二层交换设备)。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7四、交换机的分类依照交换机处理帧时不一样的*作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类:储存转发:交换机在转发之前必须接收整个帧,并进行错误校检,如无错误再将这一帧发往目的*。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随帧长度的不一样而变化。直通式:交换机只要检查到帧头中所包含的目的*就立即转发该帧,而无需等待帧所有的被接收,也不进行错误校验。由于以太网帧头的长度总是固定的,因此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也保持不变。五、二、三、四层交换机多种理解的说法: 二层交换机(也称为桥接)是基于硬件的桥接。基于每个末端站点的唯一MAC*转发数据包。二层交换的高性能可以产生增加各子网主机数量的网络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只会解封装到二层,三层及以上不会查看。 三层交换机是基于硬件的路由选择,路由器功能基本都具备。 四层交换的简单定义是:不仅基于MAC(第二层桥接)或源/目的地IP*(第三层路由选择),同时也基于TCP/UDP使用端口来做出转发决定的能力。其使网络在决定路由时能够区分使用。能够基于具体使用对数据流进行优先级划分。它为基于策略的服务质量技术提供了更加细化的搞定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以区分使用类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