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一段时间帮同事买了款充电器,她的定位器是安卓的,所以定位是支持QC3.0,并且一定要好用(重点是颜值高...),选到后来就选到了一款Anker的充电器,到手之后发现确实好用(好看 我常用的*是苹果的,QC3.0不怎么用,出差的时候有同时给两个设备充电的需要,所以需要定位是双口大功率的充电器 种草已久,刚好赶上祖*亲岁华诞,关心的两款充电器也降价了,果断下单。 之所以选择同时购买两个,是因为没钱... 你没看错,是没钱,在某东购买是因为可以7天退货.... 这两款参数基本一致,但是*差不多一倍,难免会让人多想啊:为啥不买便宜的,但是为什么有买那么贵的?!真真好奇心害死猫下面开始上图,多图预警 左边应该是新款,右边的这款不知道为什么百度能看到的资料都很少。二者对比新款的显著很有范啊,呵呵,有点欺负人的感觉
整理分享两款电源适配器(充电器)对比之外形&发热 (两款电源适配器怎么接线),希望有所帮助,仅作参考,欢迎阅读内容。
内容相关其他词:电源适配器都一样吗,电源适配器接线1和2,两款电源适配器怎么接线,电源适配器两根线哪根是正极,两个电源适配器,两款电源适配器一样吗,两款电源适配器一样吗,电源适配器可以混用么,内容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把内容链接给更多的朋友!
下图很能说明我纠结的原因:核心参数一模一样,充电器嘛就是用来充电的!好看有什么用
打开包装再看,新款貌似依然很有范,体积稍稍大一点
正面照,新款、旧款显著不是一个风格:左边的新款圆润、清新;右边的嘛,比较朴实
看参数,旧款的底气又回来了,啥都不少!
无论是空载还是带载电压,新款电压均比旧款低0.V,这个可能是个体现象
新款、旧款USB口舌头的方向刚好相反,新款还多了个指示灯
到这里外形先告一段落,说说感受 新款的很讨喜,色泽更亮,棱角比较圆滑,加入了一个充电指示灯,更有科技感 老款的就比较平凡,棱角分明,功能看起来丝毫不弱 但是老款有个体验很差:二者都是折叠插头式规划,新款很容易就把插头掰出来了,老款却很费劲,难道是新品缺乏润滑?!

下面是接上负载,看看内核的真功夫了! 实际测验用的负载是功率电阻负载,先看看单口2A情况下的发热对比 首先是新款的发热情况,下图是实物图
下面是透视视图 刚接入负载,导线温度很快就升上来了,热点在到线上,为.1℃
半小时后的发热情况,USB口附近最热,最高温度.6℃ 最高温之所以出现在USB口附近,是因为USB插头部分是金属的,很容易把内核的热量传导出来
再看老款 半小时后的发热情况,侧面视图,最高温度.3℃
正面视图,最高温度.2℃
总的来说,2A负载情况下,二者能有这样的表现还是挺好的,实际用手摸外壳只是微温;新款的优势比较微弱 最后,再看看双口4.4A(2A+2.4A)情况下的发热情况吧 首先,先来看看受苦受难的负载 实际上测验时本来没怎么留意功率电阻(实物照片忘拍了),后来闻到了焦糊味道才关心到4.7Ω功率电阻,最高温度.5℃
5.1Ω、4.7Ω、4Ω功率电阻,最高温度.9℃;主要是右侧那个4Ω的发热严重,功率大反而体积比较小
其次,看看新款的发热情况 这个时候,接近满负载,整个壳体的热量已经比较均匀了
最高温度.1℃,壳体温度约℃
最后,看看老款的发热情况
最高温度.8℃,壳体温度约℃
看到这里,已经可以得到一些结论了,新品卖的贵不仅有颜值的原因,内核也有很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