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功放安全检修法 (晶体管功放机)
整理分享晶体管功放安全检修法 (晶体管功放机),希望有所帮助,仅作参考,欢迎阅读内容。
内容相关其他词:晶体管功放使用寿命,晶体管功放的优缺点,经典的晶体管功放电路,晶体管功放使用寿命,晶体管功放机,晶体管功放原理,晶体管功放机,晶体管功放安全性怎么样,内容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把内容链接给更多的朋友!
一、仔细测量,尽量查出和更换全部损坏元件引发重复损坏元件的原因是故障元件排查不彻底,因此维修晶体管功放,必须在全部排除和更换故障元件后,方能通电试机。为了查找到全部损坏元件,可采取以下措施:1.精通功放电路结构,做到心中有数经常学习,了解常见的晶体管功放电路的结构,特别是末级互补大功率电路的结构(常见的末级互补功率输出电路如图1所示)。没有电路图时,要对照实物画出功放部分原理图,弄清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元器件参数。2.用电阻测量法,围绕损坏的大功率管,查找损坏元件用电阻测量法对电路中可能损坏的元件进行一次在路测量,特别是与损坏的大功率管有关联的推动级、前置放大电路。力争全部找出损坏元器件。立体声功放电路常见故障只有一路功放电路损坏,如果对损坏的元件型号和参数不确定,可与没有损坏的另一路相同部位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或查阅另一路同一位置的元件型号和参数。3.数字和指针式万用表兼用,提高测量精度测量电阻时用数字表。由于数字表内阻大,向被测电路提供的电流小,不会使二极管、三极管的PN结导通,相当于开路,可减小对电阻测量的影响。测量晶体管时用指针表。测量PN结正向电阻时用R×1挡,既可向PN结提供较大的正向电流,检查其正向特性,又可减小在路其他元件对测试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用1.5V电池供电的电阻挡测量PN结正向电阻时,指针应偏转到电阻量程刻度线的二分之一左右;用3V电池供电的电阻挡测量时,指针应偏转到电阻量程刻度线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显示电阻较大,说明PN结正向特性*。测反向电阻时,用R×挡或R×1k挡,显示电阻应略小于测试两点间的并联电阻。4.更换正品元件,确保电路平衡查到故障元件后,一定要了解该元件的名称、参数。电阻必须按原始参数更换;三极管尽量采用相同型号的正品元件,选用代换元件的参数一定要略高于原型号。更换推动电路、末级互补功放电路时,最好上、下臂三极管同时更换,并注意挑选参数尽量相同的对管,确保上、下臂工作平衡稳定。二、采用四步安全通电试机法。力争通电试机一次成功为了防止因电路故障机修到这里,终于修好值得探讨。不彻底,造成开机元件再次损坏,笔者采用如下四步安全通电试机法:1.不接扬声器和未级功率对管,接假负载,测量中点电压电路修复后,先不安装末级功率对管(图1中的VT3、VT4),或将推动级与末级对管基极之间的连接切断(如将图1中的A、B点断开),在推挽输出端与地之间(即图1中的O点与C点之间)接一只~Ω/~W线绕电阻做假负载。如果推动管(图1中的VTl、VT2)发射极与中点之间无电阻,应临时加装两只阻值为~Ω/0.5W以上的电阻,试机后拆除。将电压表连接到输出端中点与地之间(即图1的O点与地之间)监测中点电压,对OCL电路来说,此电压应为0V;对OTL电路来说,此电压应为电源电压的一半,误差应小于5%。做好上述连接后,开始向功放供电。一边监测中点电压,一边观察有无变色、冒烟元件,同时用手摸推动管温度。如果中点电压不符合正常值或有发热冒烟元件,应立即停机检查。此时,由于没连接功率输出对管,即使造成元件损坏,也只是中小功率管和阻容元件的损坏,损失不会太大。如果中点电压正常,保持通电十分钟以上,确认输出端中点电压保持不变,测量电路其它关键部位电压正常,推动管无温度上升或元器件无变质变色,则表明推动级之前的电路正常,可进行下一步*作。2.接入大功率管,保持假负载,监测中点电压让末级对管进入工作状态,开始向功放供电。监测中点电压,观察机内元件,同时用手摸功率对管温度。如果中点电压不符合正常值或有发热冒烟元件,应立即停机。重点检查末级功放对管及外围电路。如果中点电压接近正常值或功放对管温度较高时,可调整图1中的R1,对功放末级静态电流进行调整,直到中点电压稳定,功放管不发热为止。3.接入低档扬声器和信号源,低成本试听拆去假负载,接入低档扬声器,输入端接入信号源联机试听,继续监测中点电压。通电试听半小时以上,中点电压应保持稳定,功放管温度应在正常范围内(不烫手)。此时,即使电路发生故障,也仅仅是损坏价位较低的低档扬声器。如果在O、C间试听有声,在扬声器插座试听无声,则是扬声器保护电路故障,应检查修理相应保护电路。4.接入原配扬声器试听,传授使用技巧低成本试听正常后接入原配扬声器试听,重点检测维修后的音质和各种调整功能是否正常,煲机几小时后,即可交付用户了。事实证明,功放的损坏,大多是用户使用连接不当造成。交付用户时,向用户介绍功放的使用注意事项,传授使用技巧。标签: 晶体管功放机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iopcc.com/jiadian/33291.html转载请保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