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470WUL-SBT1屏电路原理与检修思路(图) (lc470wul-stb1液晶屏逻辑板电路原理图)
整理分享LC470WUL-SBT1屏电路原理与检修思路(图) (lc470wul-stb1液晶屏逻辑板电路原理图),希望有所帮助,仅作参考,欢迎阅读内容。
内容相关其他词:lc470dun,lc470euj,lc420wun屏维修,lc470wue屏参数,lc470eun屏参,lc470wue屏参数,lc470wu4sla1屏参数,lc470wu4sla1屏参数,内容如对您有帮助,希望把内容链接给更多的朋友!
从图1可知:屏LCWUL-SBT1(ELED)上的驱动板主要由LVDS数据接收/*/格式变换/时序控制的核心模块UC1(R8JFP)、电源管理U5(TPS)、存储器U(RP)、DC-DC转换块U(RT-GM)、伽马校正块U(BUF)等组成。屏驱动板上插座主要脚位功能及电压说明见本期《资料》专栏。在测试电压之前,首先将屏置于自检状态,具体方法是:拔掉驱动板2路上屏插座CN1/CN2(pin/pin)LVDS线,直接取上屏电压V加至驱动板上的保险F1,在上屏pin插座中的④脚(即R一端接Uc1的⑦脚)接3.3V电压,作为芯片测试电压;另再给低压背光驱动板上插座CN的①~⑤脚加上V电压、⑥~脚接地线脚(ON/OFF)开关控制接5V电压和脚(Vbr-B)亮度控制接3.3V电压,若屏及组件正常的话,插上交流电二次开机,屏幕会出现循环单色画面。1.屏驱动板工作原理屏驱动板信号及电压流程如图2所示。(1)屏驱动板电压形成及信号控制处理工作原理屏驱动板电压形成:由信号主板输入的上屏电压VLCD-V通过Pin上屏插座CN1的~脚,经保险F1(3.0A/V)得到V电压,直接送入电源管理DC-DC转换块U5(TPS)的、、、脚,正常工作后,产生vcc(3.V)电压从U5的、脚输出,分别加至:LVDS接收、格式变换和时序控制块UC1(R8JFP)的、、、、、、、、、、、、、、、、、、、、、、、、、、、、、、、、、脚;存储器U(RP)的⑧脚;DC-DC转换块U(RT-GM)的③脚,再由U三端稳压形成1.2V电压加至UC1的、、、、、、、脚;插座CN4的、脚和CN5的⑦、⑧脚,而后转至左右数据驱动板CN的⑦、⑧脚和CN的、脚。产生VDD(.V)电压从U5的脚输出,分别加至插座CN4的、、脚和CN5的③、④、⑤脚,而后转至左右数据驱动板CN的③、④、⑤脚和CN的、、脚,送入数据驱动模块和扫描模块芯片中。产生VHG(.V)和VHG-M(.V)电压,vDD电压通过双向整流二极管D(正极:.V;负极:.V)整流滤波形成VGH(.V)电压,反馈于U5的⑨脚,再从⑧脚输出VGH-M(.V]栅极高压,加至插座CN4的④、⑤脚和CN5的⑤、⑦脚,然后转至数据驱动模组激励cOF驱动芯片。产生栅极负低压VGL(-4.V).vcOML(6.V,左基板公共电极电压)IVCOM-FB(6.V,左基板像数电极电压)、VCOMR(6.V,右基板公共电极电压),分别从U5的脚输出,外接双向整流二极管D9整流滤波产生VGL,加至插座CN4的②脚和CN5的脚;从②、输出VCOML、VCOMR,加至插座CN4的⑥脚和CNS的脚;脚输出LVCOM-FB电压,加至插座CN4的⑤脚。屏驱动板信号控制处理:由信号主板上的专用IC形成Hz高清差分信号,分别从Pin和Pin插座各输入两路5对数字LVDS图像差分信号和2对时钟差分信号,即上屏Pin插座CN1的/(R1AN/R1AP)、/(R1BN/RIBP)、/(RICN/R1CP)、/(R1DN/R1DP)、/(R1EN/R1EP)及/(RICLKN/R1CLKP)、/(R2AN/R2AP)、/(R2BN/R2BP)、/(R2CN/R2CP)、/(R2DN/R2DP)、/(R2EN/R2EP)及/(R2CLKN/R2CLKP)脚,和上屏Pin插座CN2的/(R3AN/R3AP)、/(R3BN/R3BP)、/(R3CN/R3CP)、/(R3DN/R3DP)、/(R3EN/R3EP)及/(R3CLKN/R3CLKP)、/(R4AN/R4AP)、/(R4BN/R4BP)、/(R4CN/R4CP)、/(R4DN/R4DP)、/(R4EN/R4EP)及/(R4CLKN/R4CLKP)脚,再通过电阻R~R和R~R匹配后,送入LVDS接收、格式变换和时序控制块UC1(R8JFP)的1~和/脚。UC1在得到正常工作电压VCC(3.V)和1.2V后,内部开始正常工作,按时序控制后形成Hz高清两路8对图像差分信号和1对时钟差分信号,分别从、、、、~、~、~、、脚输出,加至插座CN4的~脚;和从、、~、~、~、、、、脚,加至插座CN5的~脚,再转至左/右数据驱动板插座CN/CN,而后分别各自送入4块数据驱动模组芯片(MN)中。伽马校正块U(BUF)的脚得到从电源管理块U5(TPS)产生的VCC(3.V)电压后,内部开始正常工作,形成不同等级的伽马校正电压V1、V2、V4、V5、V6、V7、V8、V9,分别从U的②、③、④、⑤、⑥、⑦、、输出,加至插座CN4的⑦、⑧、⑨、、、、、脚,再转至左/右数据驱动板COF软排线中的SD2/SD7上,如图3、图4所示,而伽马校正电压V.V、V、V、V、V、V、V,分别从U、、、、、脚输出,加至插座CN5的、、、、、、、脚,再转至左/右数据驱动板COF软排线中的SD2/SD7上,最终控制液晶面板,形成不同层次的灰阶,显示均匀亮度光栅。由电源管理块U5(TPS)的、脚产生的vcc(3.V)电压,通过取样电阻R.R得到SDA.SCL电压,送入存储器U(RP)的⑤、⑥脚,与LVDS接收、格式变换和时序控制块uc1(R8JFP)的、脚进行数据信息交换。VCOML、LVCOM-FB和vcOMR电压分别通过插座CN4的⑥\⑤脚和插座CN5的脚,转经左右数据驱动板插座CN和CN后,送入数据驱动模组的COF处理芯片当中;同时进入液晶基板,作为基板公共电极和像数电极电压。从UC1的、脚产生的POL(液晶分子激活电压)、SOE(源极输出使能)驱动控制信号,分别加至插座CN5的脚/CN4的脚、CN5的脚,而后送入左右数据驱动板的COF处理芯片中,控制完成液晶面板的亮度显示。从UC1的的、、、脚产生的GOE(栅极输出使能)、GSC(栅极时钟脉冲)、GSP(栅极启动脉冲)、POL(液晶分子激活电压)、SOE(源极输出使能)驱动控制信号,加至插座CN4的、、、脚和插座CN5的、、脚再转经左/右数据驱动板中的插座CN/CN,后至左/右数据驱动模组SD1和SD8的COF软排线电极(如图5、图6和带有左1右数据驱动板的偏光片图7所示),再转至左/右各4块扫描驱动模组COG(芯片封装有:移位寄存器、逻辑电路、电位转移器、缓冲放大器),通过控制垂直方向扫描的同步信号和时钟信号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状态的时间,即可循序地逐条输出开启或关闭对应扫描线的逻辑状态,加上低电位转移成高开电压或低关负电压,再加上缓冲放大器,以增大驱动能力,共同控制完成液晶面板水平方向的扫描显示。提示:此款型号的液晶面板需要左右4块扫描驱动IC,每块扫描驱动IC可驱动条扫描线,共条扫描线,而像数电极电压需要8块数据驱动IC,可驱动条数据线,共条数据线,即最大支持分辨率为X。驱动板保护电路:若驱动板发生异常情况,由UC1的脚和脚分别输出脉宽调制(PWM)和同步保护信号,通过电感FL7和FL6隔离,从插座CN3的③和②脚输出,转至低压驱动板上的插座CN的②、③脚,控制低压驱动板,以达到保护的目的。2.屏驱动板上的主要芯片(1)电源管理块U5(TPS)其内部框图如图8所示,其主要特点:输入电压范围8V~.4V,软启动电路,kHz/kHz固定开关频率,升压、降压转换,电流电压保护,正负电荷泵(栅极电压)VGH、VGL电压形成,内含两个高速运算放大器。(2)DC-DC电压转换块U(RT-GM)内部框图如图9所示,引脚参数如表1所示。(3)存储器U(RP)RP是一个x8bit可擦除、可编程的存储器,内部框图如图所示,引脚参数如表2所示。
(4)伽马校正块U(BUF)特点:bit分辨率,提供通道可编程伽马电压和2通道可编程vCOM电压,倍速可擦写非易失性内存,模拟电源范围9V~V,数字电源范围2V~5.5V。其内部框图如图所示,引脚参数如表3所示。3.故障实例故障表现为1:白屏(屏自检状态)。故障原因分析:屏幕能显示白光,说明低压驱动板已正常工作,据此分析白屏原因有:(1)主芯片UC1(R8JFP)的供电vCC(3.V)和1.2V异常;(2)芯片本身异常;(3)屏驱动板中的U输出伽马校正电压异常。检查屏驱动板输入的V供电、电源管理块U5(TPS)输出的vCC(3.V)及U(RT-GM)的1.2V电压,均正常,但U的⑤脚电压几乎为0V(正常为.V),发现此脚对地已短路,用相同型号的伽马校正块更换U后,在自检状态下屏幕出现滚动单色彩场信号,故障机修到这里,终于修好值得探讨。。故障表现为2:黑屏(屏自检状态)。故障原因分析:造成黑屏原因有:主芯片UC1的供电及本身异常,电源管理块U5(TPS)及U输出电压异常,屏数据驱动电路和扫描驱动电路异常引起。首先检测屏驱动板输入的V电压正常,U5输出的相关电压也正常;检测提供给UC1的供电3.V和1.2V电压时,发现1.2V变为0.4V,因此判定uC1内部不能正常工作,从而不能输出正常的图像差分信号和时钟信号至上屏数据驱动板,致使黑屏;最后检查U①脚外接的滤波电容C,发现已击穿,换用同型号的电容后,1.2V电压恢复正常,屏幕显示正常的滚动单色画面。LCWUL-SBT1(ELED)是由不可分割的发光二极管(LED)彩色有源矩阵组成的液晶显示器背光*,并且矩阵采用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活性元素,如图、图所示。LG屏LCWUL-STB1(ELED)内部侧部发光二极管排组如图所示,该机背光驱动板型号为:L-A,实物如图所示。该屏仍是通过背光激发液晶,由液晶面板作为终端显示*,只不过背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组成的有源矩阵背光板,分布于侧部,再经过导光板,使光线均匀反射于液晶面板上,最终显示图像。1.LED背光驱动板正常工作需具备4个条件(1)工作电压V:由于屏(LCWUL-SBT1)的背光采用LED(发光二极管)有源矩阵背光板,需要通过背光驱动板上的倍压电路形成+V直流高压,加载于背光板中的LED灯串上,再经背光驱动板上的LED驱动IC点亮发光二极管。(2)开关控制信号ON/OFF:LED背光驱动板正常工作不但需要电源供电,还必须有开关控制信号,即从信号主板或其他部位提供直流电压控制CPU工作,一般电压为5V。(3)亮度控制信号(Vbr--B):LED背光驱动板要正常工作除了有电源电压和开关控制信号外,还需要亮度控制信号以控制CPU工作,一般电压为3.3V左右。(4)必须保证电源与背光驱动板地线连接良2.LED背光驱动板上的电路(1)接口电路从主板插座输入背光驱动板上插座CN的信号有:①~⑤脚(VIN)为供电V电压;⑥~脚(GND)接地;脚(Vbr-A)为模拟调光电压;脚(ON/OFF)为背光驱动板开启控制电压;脚(Vbr-B)为突发调光电压;脚(FAULT)为误差检测信号控制输出。插座CN/CN:提供给背光板发光二极管灯串的高低直流电压,即CN的①脚和⑧脚由第3组倍压电路形成的+V电压,CN的②~⑦脚、⑨~脚为驱动IC形成的低压提供给LED灯串,CN的②脚和CN的①脚由第2组倍压电路形成的+V电压,CN的⑤脚和②脚由第1组倍压电路形成的+V电压,而CN的②④脚、⑥~脚为驱动IC形成的低压提供给LED灯串。插座CN:驱动板与背光驱动板之间同步信号和误差控制信号的连接插座。若驱动板发生故障,将通过插座CN反馈至背光驱动板中的CPU,使其停止工作而保护。(2)倍压电路和低压驱动电路要驱动背光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灯串,必须施加一定的高压(+V),所以背光驱动板上采用了三组倍压整流电路,即L/L/D/D/D/C/C/C/C/C,L/L/D/D/D/C/C/C/C/C,L/L/D/D/D/C/C/C/C/C组成的电路。另外,还需低压驱动电路形成低压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灯串,即IC(ASA)/Q~Q/IC(ASA)/Q~Q组成的电路。(3)CPU控制处理、开关稳压控制及双电压比较放大电路IC(ATMEGAPA)/Y(.MHz)与外围元件组成CPU及软件控制电路;IC/1C(BAA)与外围元件组成开关稳压控制电路;IC(LM)/Q/Q/Q与外围元件组成双电压比较放大电路。3.背光驱动板上的关键IC(1)CPU及FLASH控制IC:IC(AT-MEGAPA)该IC是一款高性能、低能耗的8位微*,内置X8通用工作寄存器、一个位定时器及*分频器等,内部结构如图所示。(2)背光驱动电压控制IC:ASAASA是一款通道高精密LED内置的PWM发生器,以控制液晶面板背光驱动。当接受适当电压时,每个通道均可以通过内置的PWM发生器实现完全*的控制,还可通过SPI/PC总线进行控制。该器件还内置有热关断及LED开路和短路控制。芯片内部结构如图所示。(3)通道开关稳压控制IC-BAAFVBAAFV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两通道可直接进行DC-DC转换,并且内置参考电压电流、定时器闭锁、短路保护电路、防止低压输入时发生故障的电路。芯片内部结构如图所示,电压功能参考表如表4所示。(4)低功耗双电压比较IC-LMLM内置两个*的低功耗、电压比较放大器,共用一个电源输入。芯片内部结构如图所示,电压功能参考表如表5所示。(5)控制MOS管Q(FDS)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电压功能参考表如表6所示。 